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在线阅读 - 第167节

第167节

    ??张瓒啜了口茶,愤愤道:“只是没想到,沈聿会在背后捅刀子,郑阁老英明一世,毁在这个得意门生手里了。”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郑迁上一次停职,皇帝趁机收拾了一批言官,这一次停职,皇帝又暗示内阁拟票,为曹钰平反,赦免他的家人,恢复他的南直隶总督、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职衔。

    ??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于告诉郑迁,是时候让贤了。

    ??郑府堂屋的房檐下,摆着一把四出头的官帽椅,郑阁老坐在上头,望着密密匝匝的雨幕。

    ??老管家郑福撑着伞,引着一名中年人进来。郑迁眼前,仿佛出现了一个乌纱罗袍的新科进士,意气风发的走向他。两个身影渐渐重合,已是十几度春秋。

    ??“恩师。”沈聿行至廊下,朝他行礼。

    ??“恩师?”沈聿又喊了一声:“可是身体不适?”

    ??郑迁回过神,自嘲道:“没什么,只是想起你第一次到家里来的情景。”

    ??沈聿一撩前襟,慢慢的跪了下去。

    ??郑迁将目光落在沈聿身上:“这是做什么?你的一番好意,我岂会不知呢。只是人老了,就愈发容易犯糊涂,恋栈权力,患得患失。除了你,没人会替我下这个决心,也没人能保我身家性命,名声晚节。”

    ??“老师不怪学生自作主张就好。”沈聿淡淡的说。

    ??郑迁起身将他扶起,缓缓走到檐下:“人老了就得服老,服老才能得善终,二十多年了,我也该回去管管家里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??沈聿点点头:“恩师回乡之后,如有难处,尽可写信吩咐学生。”

    ??郑迁笑而未答,说起另一个话题:“明翰,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。陛下登基以来,看到朝廷陷入困局,急于大刀阔斧的革新除弊。可是朝廷积弊日久,就像一个沉疴不愈的病人,用猛药只会加重病情,宜缓宜慢,宜以滋补为主。”

    ??“明翰,你的路还有很长,每一步都要谨慎再谨慎,不仅仅是为了朝廷,也是为了你自己。老夫对你抱有极大的期许,期盼你能有所建树,但也同样希望你能得善终。”

    ??沈聿点头道:“恩师放心,学生牢记恩师教诲。”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郑迁以左柱国、中极殿大学士致仕荣休,太子亲自送他,由承天门正门而出。百官聚集在码头相送,目送着巨大的官船缓缓离开水门,驶入宽阔的运河。

    ??张瓒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,看向沈聿的目光,如同看一个背叛门墙的败类人渣。

    ??“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。”袁燮笑道:“这样的结局,或许是你我羡慕不来的呢。”

    ??张瓒被袁燮一句不软不硬的抢白堵的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沈聿在码头送郑迁离开,回到内城时,已是午后,堂屋里已经没了地方下脚。

    ??许听澜和季氏正在为三个考生准备乡试的考箱,摆了满地的考试用品。

    ??沈聿蹲下身翻看,一式三份的藤箱,每箱共有三屉,上层是小炉、银碳、拉珠、号帘、墙围、被褥、枕垫、钉锤等;中层是笔墨、砚台、裁刀、浆糊等,下层是精致的细点、酱菜、米盐、鸡蛋等食料。

    ??沈聿打趣道:“怎么不把床铺灶房都给他们搬过去?”

    ??许听澜白他一眼:“九天六夜窝在那么小的号房里,如果不吃好睡好,别说答题了,闹病怎么办?”

    ??沈聿扫一眼一个比一个精气十足的子侄们。

    ??季氏又手把手的教三人煮粥,几时放腊肉,几时放葱花。

    ??“葱花过分了吧?”沈聿道,这哪里是去考试的?

    ??“葱姜提味,还能驱寒。”季氏坚持道。

    ??把沈聿说的都饿了,眼见没人搭理自己,出门叫郝妈妈给他做一碗鸡丝面来,他也要放葱花。

    ??凑合补了顿中饭,又遣人去找怀安回来。

    ??管家对着小厮挤眉弄眼:“快,去国子监叫小爷回来。”

    ??“不用替他遮掩。”沈聿蹙眉道:“去书坊找,书坊找不到就去皂坊。”

    ??“是。”小厮唯唯应下,跑了出去。

    ??沈聿今天倒不是抓怀安逃学的,而是真有重要的事。让他回房换了一身月白色的邓绢直裰,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,带着网巾,让沈聿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??面容清隽,眉目疏朗,还真像个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——只要别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??“爹,到底什么事啊?”怀安问。

    ??“谢伯伯回来了,带你去见见他。”沈聿道。

    ??“真的!”怀安一惊一乍。

    ??沈聿耳际一阵嗡嗡,苦口婆心的劝道:“一会儿见到你谢伯伯,装的……表现的稳重一些,进退有度,斯文有礼,尽量少说话。”

    ??怀安一头雾水:“那可是谢伯伯呀,我什么的德行,他难道不知道?”

    ??沈聿道:“士别三日还要刮目相看呢,你别管他知不知道,照做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??第170章

    ??谢彦开祖籍京城, 京中的住宅常年留了下人料理,族中亲戚间或帮忙看顾,即便如此, 多年无人居住,物旧人新,依旧忙乱。

    ??许听澜派人来过一次,带了家里惯用的花匠和工匠, 帮韩氏重新移栽了一些花木,将房屋破损处修补复原,收拾了好几日, 才恢复了住人时的样子。

    ??谢家开门迎亲会友, 恢复正常的应酬交际时, 业已进入八月。暑热徐徐退去, 天气渐渐凉爽,恰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。

    ??车厢里,怀安正襟危坐, 正在酝酿情绪。

    ??只安分了片刻功夫, 还是忍不住问:“爹,谢伯伯又不是外人,为什么要装模作样的?”

    ??沈聿道:“陆伯伯升任礼部侍郎, 国子监祭酒之位空缺, 你不给日后的新祭酒留下一个好印象吗?”

    ??“什么?”怀安如遭雷劈:“陆伯伯要调走,谢伯伯接任?”

    ??沈聿点点头。

    ??“您怎么不早说啊, 我也没带点像样的礼物。”怀安一脸懊恼。回想自己小时候, 还把人家撞到池塘里染了风寒, 回头当了祭酒,不会给他穿小鞋吧?

    ??沈聿白他一眼:“小小年纪, 不要见谁都想着行贿。”

    ??怀安趁老爹看向窗外的功夫,朝他扮了个鬼脸。

    ??“你好好表现,中秋节下免你三天功课。”沈聿道。

    ??“真的?!”

    ??“真的。”

    ??说话功夫,马车停至谢府门口。

    ??谢彦开这段时日暂时赋闲,等待朝廷的安排,不出门会客的时候,就在家里修养身体,跟家人打打牌下下棋,整日悠闲自在,怡然自得。

    ??旧友登门造访,为谢家空置多年的宅院聚气,谢彦开自然是高兴的,亲自到门口迎接,请他进前院喝茶。

    ??怀安朝着谢彦开行礼:“小侄见过谢伯伯。”

    ??谢彦开先是一愣,对上怀安黑亮的眼睛:“这是怀安?!”

    ??沈聿笑着默认。

    ??谢彦开上下打量怀安一眼,惊呼道:“几年不见,长这么大了!我一时都有些恍惚,以为是怀铭呢。”

    ??怀安刚要开口争辩,他哥这么大时可没有他高,忽然想起老爹的嘱咐,又闭上了嘴。

    ??“听说进了国子监读书,想必学问也长进了不少吧?”谢彦开又问。

    ??怀安唯唯应是,如何眼观鼻鼻观心的静静待在一旁,假装自己是空气。

    ??沈聿将怀安一年多来最好的一次月考文章拿给谢彦开看——还是经过反复打磨修改的。

    ??谢彦开以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浏览全文,称赞道:“长进不小啊!”

    ??“很不成器。”沈聿笑着自谦道。

    ??谢彦开反驳道:“凡事要循序渐进,你当人人都是怀铭不成。”

    ??怀安刚想跳起来表示赞同,被老爹淡淡一扫,又垂着脑袋不做声了。

    ??谢彦开笑着打趣道:“这孩子,小时候话很多啊,怎么长大反倒认生了,居然还脸红了?”

    ??怀安在心里叹了口气,什么脸红了,明明是说不出话憋的,为了中秋小短假,他也是拼了。

    ??沈聿道:“子盛兄说笑了,他都这么大了,举止言谈自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。”

    ??谢彦开捻须朗笑:“明翰你当年嫌他顽皮,我是怎么劝你的,长大了自然就稳重了,我没说错吧。”

    ??他对怀安的印象还处于《四书》结结巴巴的背完,拆了玻璃炕屏种黄瓜,在世子所养鸡堆肥,炸了王府宫殿,拉着祁王殿下在湖边烧烤,燎了祁王的袍袖,一头把他撞进荷花塘里,拐卖了小阁老吴琦……的时候。

    ??一转眼,居然能写文章了!且不说义理是否通顺,辞藻是否华丽,单说他衣冠得体的站在那里,说了这么久的话,都没放火点了他家的房子,明翰这些年不容易,真的不容易!

    ??沈聿淡笑:“子盛兄说的极是。”

    ??又聊起两家子女,谢彦开三子一女,长子次子都已婚配,长子去了任地,次子今年参加乡试,三子本到了议亲的年纪,但去年院试未过,去外省游学了。

    ??“你家两位侄女还好?”谢彦开问。

    ??“略知些礼数,都已经婚配了。”沈聿问:“不知令爱?”

    ??“小女朴拙之质,尚且待字闺中……”

    ??怀安听得昏昏欲睡,这个年纪的人见面,不是聊公事,就是聊子女,七拐八绕,云里雾里,无趣的很。为什么不能聊点有意思的事呢,比如最近的蹴鞠比赛?

    ??果然,他们聊完子女,又开始下棋、聊公事。

    ??落子之时,沈聿看到谢彦开腕子上的一串朱砂,好奇的问:“子盛兄今年本命年?”

    ??谢彦开苦笑:“可不是么,犯命煞。你瞧瞧,险些将性命交代在今年。”

    ??谢彦开撩起衣袖,一道刚刚愈合的弹痕,露着粉色的肉芽,仍有些狰狞。

    ??“是谁那么大胆量。”

    ??谢彦开摇头道:“凶手自焚于签押房中,连带赵知府给我的一箱卷宗,全部付之一炬。”

    ??“烧了?那赵淳随着弹章一起送进都察院的一箱卷宗又是什么?”沈聿问。

    ??“那才是正本。”谢彦开道:“赵淳送到我那里的是抄本,防的就是有人铤而走险,毁灭证据,谁成想他们如此丧心病狂。”

    ??“赵淳在平江府三年,表面与当地士绅相安无事,实则暗中收集他们的罪证,郑家是平江府最大的世家,因为郑阁老在朝,也成了清田均赋的最大阻碍,整个平江府只知有郑家,不知有朝廷。赵淳是真的忍无可忍,上书揭发了郑家,又因朝廷拖而不决,才怒而弹劾陛下、百官。”